本文重點:
- 臺灣金融監管單位 ⎯ 金管會於今年開始積極地投入 RegTech 領域的研究,積極邀請四大會計事務所負責企業法遵的相關人員,以及多場內部訓練課程,目的就是要與國內的金融產業接軌、落實監督之責。
- SourceZones 用科技實踐創新,透過知識圖譜及資料擴充技術驅動,致力協助金融機構解決三大領域:RegTech(監管科技)、FinTech(金融科技)、MarTech(行銷科技)的困難點,提供盡職調查領域最完善的解決方案。
隨著金融機構逐漸導入數位轉型,開始應用新技術來強化金融體制與服務,負責監管的單位也需要與時俱進。在數位轉型下,金融科技(FinTech)延伸出來了一個新型態「金融監管科技(RegTech)」,RegTech 從去年開始興起,不論是國內外都還在發展與研究階段,並不像 FinTech 廣為大家所知。作為臺灣金融監管單位的金管會,也開始關注新型態的監理方式。
金管會旗下負責落實監理的檢查局在今年開始積極地投入 RegTech 領域的研究,積極邀請四大會計事務所負責企業法遵的相關人員,以及多場內部訓練課程,目的就是要與國內的金融產業接軌、落實監督之責。檢查局表示,舉凡是應用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 Data)、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Cloud Computing),以及大數據(Big Data)等技術,一旦與金融相關,檢查局都要達到執行監理的職責。
在國外已有針對 RegTech 進行預測與分析的研究報告,例如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去年發佈《 Regtech in Financial Services: Solutions for Compliance and Reporting》,提出企業在法遵科技上將遇到的趨勢預測和應對策略。這份報告指出 RegTech 的目的,就是使用新科技,更有效地解決企業法規遵循的問題。金融機構應負起法遵發展的主要責任,並且打造 IT 和風險的基礎建設,來整合這些新技術。
在新型態技術的發展下,金融法規隨著科技快速發展,也隨著改變。其中,金融機構本身是關鍵的角色,監管單位則是 RegTech 的重要推手。在這波 RegTech 發展下,臺灣金融機構是否能跟上監理單位的法規腳步呢?以及是否能達到合規不犯法呢?各式問題將衍生而出,不管是對全球金融機構,或是監管單位都面臨巨大的考驗。
SourceZones 這三年來一直專注於研究這三大領域:RegTech(監管科技)、FinTech(金融科技)、MarTech(行銷科技)。我們用科技實踐創新,透過知識圖譜及資料擴充技術驅動,致力協助金融機構解決三大領域的困難點,提供盡職調查領域最完善的解決方案。我們透過打造完善的「客戶認知作業(KYC)的技術平台」,藉由橫跨「法遵、金融、犯罪預防」等領域專家的協同開發,能有效管理整個客戶生命週期的所有的客戶認知作業政策和各國法規遵從要求,大幅降低可能作業風險及提升新業務開發契機,提供客戶一站式網路企業徵信(Due Diligence)以及客戶認知作業資訊服務。
SourceZones 由具備金融業、資訊業、電信業、營銷業等領域專家團隊共同組成,嫻熟銀行、保險、財務管理作業流程及資訊系統結構,目前在金融領域具有深入與廣泛的專案執行經驗,並已獲得數項國家級投資計畫如:價創計畫、厚創計畫等,秉持「協助客戶挖掘潛在商機,避免潛在風險」為營運目標,致力解決繁複作業並提供最優質的服務。